寶齊萊技術總監Samir Merdanovic
1.您能簡單介紹一下您在寶齊萊 (Carl F. Bucherer) 的工作嗎?
作為寶齊萊的首席技術官,我負責主導我們的創新工作,并從技術角度推動我們在腕表設計領域的持續發展,這包括對現有機芯進行迭代改進,同時探索潛在的創新方式。我的職責是深入了解每款機芯的每個零部件——其制造方式、功能、裝配方式及其薄弱環節,因此我帶領著我們的工程師和設計師團隊,不斷探索新的可能性、不斷優化改進。
腕表制造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領域,作為一家瑞士制表商,我們以保持領軍地位為傲。為此,我們不斷嘗試新的材料,測試其性能,并探索更高效、更可持續的全新制表工藝,同時積極擁抱新的想法和創意。這些想法不僅頗具開創性,可能涉及全新的技術或復雜功能,也可以是一些微小而精妙的優化改進。
作為外緣技術的領導者,寶齊萊全面革新了一些復雜功能,并在微型工程領域取得了令人驚嘆的成就。這些項目需要投入大量時間,有時甚至需要歷經數年才能不斷完善。作為首席技術官,我的職責是判斷哪些項目值得持續投入,即使起初可能遭遇困難,也要尋找新的解決方案。與此同時,我對品牌傳承和傳統工藝懷有無比的尊重,——我常常要考慮的一大問題,即如何在傳承品牌制表歷史與采用全新技術之間實現完美平衡。
2.寶齊萊早在 2009年就成為第一個批量生產配備外緣擺陀的手表,請問cfb為何選擇了外緣擺陀這一技術路線?
沒錯,我們是首家將包含外緣技術的機芯批量生產的制表商。外緣技術帶來了巨大的優勢——可以透過表背觀賞機芯運轉的美妙。正如其名稱所示,外緣技術將復雜功能裝配在機芯邊緣而非中心位置,令機芯的美感得以淋漓地展現。
從我們于2008年推出的首款搭載獲得專利的外緣上鏈系統的CFB A1000機芯,到它的升級版CFB A2000機芯,再到配備外緣陀飛輪的CFB T3000機芯,以及集成外置式三問報時微調器的CFB MR3000機芯,都是我們的標志性機芯,是我們制表基因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展望未來,我們將有越來越多的表款采用外緣技術,使其在未來幾年中成為寶齊萊的獨特亮點——更是我們名副其實的獨家賣點。
3.據我所知,江詩丹頓、寶璣或愛彼 伯爵也都有應用外緣擺陀機芯的腕表,請問CFB與之相比,優劣點各是什么?
未來我們將推出更多采用外緣技術的表款,這正是我們與眾不同的標志。更為重要的是,我堅信我們在外緣技術打造方面的理念是所有腕表品牌中最先進的。
在寶齊萊,我們對外緣技術進行了全面且顛覆性的重新設計,這也彰顯了我們精益求精的制表理念。我們的目標不僅僅是進行表面上的改變,更是致力于在相關領域實現透徹且深入的理解,從零開始,打造與時俱進且對品牌具有非凡意義的獨特時計。
我認為在外緣技術方面,我們并不存在任何劣勢。事實上,更多的知名制表品牌也開始發展外緣技術其實是對我們的一種肯定,說明我們在這一領域表現出色。設計這些機芯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人力和金錢成本,但令人欣喜的是,這一切都是值得的,在外緣技術領域,我們已經達到了業內無可比擬且令人驚嘆的專業水平。
4.我知道這可能很難選擇,但你最喜歡的寶齊萊腕表是哪一款?
這就像是讓父母選擇他們最喜愛的孩子一樣,這實在是讓我難以抉擇——我們的每款機芯背后都有著獨一無二的故事,而我更是與其中的許多機芯之間都建立了非常獨特的紐帶,伴隨著在其創制過程中的突破、挫折和難忘時刻,留下了許多生動的回憶。
如果非要我選一個,作為一名工程師,我會選擇CFB MR3000機芯——也就是我們的三問報時機芯。它是一項令人驚嘆的復雜工藝結晶,超過600個零件在超出想象的微小空間里完美地協同運轉。但同時,我也偏愛自動上鏈機芯的簡潔優雅,沉醉在擺陀輕松自如運轉的美妙畫面中。你看,真的很難做出抉擇!
5.外緣擺陀和陀飛輪融合在一枚機芯之中,技術上有何難點?
寶齊萊的外緣技術于2008年推出,當時我還未加入。但我很快認識到這項技術非常適用于陀飛輪,因為在此之前,所有的陀飛輪機芯都配備的是手動上鏈系統。
通過在我們的CFB T3000機芯上采用外緣陀飛輪,我們將已然是制表業內最復雜的功能之一更進一步、令其變得更加精密。另一個不同之處是我們決定將陀飛輪放置于12點位置,而大多數品牌通常將其放置于6點位置。
將這項技術整合進機芯,而又不對機芯厚度產生顯著影響,這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實際上,這歷經了四年的研發工作,傾注了全球范圍內最具制表天賦的人們的心血。不過,這份辛勤的付出是值得的,因為我們成功打造出了一款仿佛懸浮于空中的陀飛輪。
我還想提及的是,我們的三問報時外緣機芯——CFB MR3000機芯,除了上鏈系統和陀飛輪外,我們還花費了六年的時間來整合第三個應用外緣技術的復雜功能。更重要的是,我們將三問報時的微調器放置在表盤上的6點位置,而不像其他品牌那樣將其隱藏起來。這是另一個絕佳的案例,表明我們不僅是針對外觀進行調整,而是以我們獨有的方式對技術加以改進、并向其致敬。
雖然這些都屬于技術方面針對復雜功能的挑戰,但它們也是我們在制表業所秉持的理念——不斷突破自我、追求卓越。
6.近10年來,寶齊萊腕表產量從6000枚上升到3萬余枚,請問品牌在Manufacture in house方面做了哪些努力 ?
沒錯,從2010年到2019年,我們穩步提升產量,達到了每年約3萬枚的水平。然而,提升產量已不再是我們的主要目標。正如我之前所提到的,外緣技術根植于我們的基因中,我們致力于在更多的表款上應用這項技術——這是我們三大策略的一部分,即專注于發揮自身優勢、突出品牌特色并滿足客戶需求。
這對我們打造每一款腕表所需的人力和專業知識都有著重要的影響。因此,其實目前我們正在減少產量,雖然腕表的數量會下降,但其所搭載的品牌自研復雜功能會增加,同時我們會推出更多樣、也更限量的專屬表款。我們對于這一發展方向感到自信滿滿且從容不迫——這意味著我們將成為一個更獨樹一幟的高端制表商,每一款腕表都將展現我們與眾不同的制表造詣和精益求精的工藝水平。